发布时间:2021/08/09 阅读数:452
沈琦
摘 要:發展高阶思维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学习力的提升能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齐华的“七大学习力”中提问力、合作力、反思力为研究对象,提升这三大学习力,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学习力; 高阶思维; 教学策略; 提问力; 合作力; 反思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66-002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根据认知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识记、理解、应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能力,主要由问题解决、思辨提升、拓展创新等能力构成,是学生终身发展的的重要品质。郭华教授指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记住更多的知识,获得考试的高分,而是获得未来进入社会后能够参与社会活动的核心素养,实现持续有效的学习。”发展高阶思维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一、学习力提升在发展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上的优势与价值
数学学习力是指在素质教育下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的总和。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齐华提出“七大学习力”,是指实现儿童数学学习所需要的提问、表达、倾听、对话、合作、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即提问力、表达力、倾听力、对话力、合作力、批判力和反思力。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形成与提升。因而学习力的提升在发展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价值。
二、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小学数学高阶思维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提升学习力的同时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呢?笔者从张齐华老师“七大学习力”中的提问力、合作力、批判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1.提升提问力,培养高阶思维的基础(包含表达和倾听提问)
清朝散文家刘开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可见提问与学习的重要关系,提升提问力必定能学得更好。提问必定是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是形成高阶思维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必定是从提问开始的。在数学课堂上,通常是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很少由学生主动提问。在解决问题的练习中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大部分都是不重视这样的题目的,觉得一般考试是不会考到这样的题目。正是对这样的问题没有重视,所以部分学生提出摘 要:发展高阶思维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学习力的提升能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齐华的“七大学习力”中提问力、合作力、反思力为研究对象,提升这三大学习力,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学习力; 高阶思维; 教学策略; 提问力; 合作力; 反思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66-002的问题也是漏洞百出,要么与题目条件无关,要么是已经提过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用词也经常不恰当,不能用合适的数学语言进行组织。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提问力较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有时候只是一种技能的表现,培养的是学生的数学低阶思维。但是,提出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等。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提升学生的提问力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提问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慢慢培养。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阵地,要多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主动质疑、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尽量避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打乒乓球似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其次,要营造和谐的提问氛围。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去信任教材、信任教师的权威,很少有学生会对教材或者教师的观点提出疑问,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提问的习惯。所以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提问氛围,让学生勇于去质疑,去提问。笔者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这个单元时,书上有这样一道题目:二(2)班35人去坐船,每次可以坐6人,6次能全部过河吗?全班学生很自然的想到:6×6=36(人),36>35,所以6次能全部过河。但是,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样过河合理吗?大家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一下子陷入思考。后来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每次都是6个人过河,那么这6个人过河了,船怎么回去接接下去的6个人呢?多么好的问题呀,学生一下将数学与现实情境结合起来,提出了合理的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向教材、教师、权威提出问题,学生发现:原来所谓的权威有时候也不一定正确。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慢慢养成了提问的习惯。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提问评价。能激发学生一切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评价,因为有了评价,学生会主动调整学习状态,主动投入学习中。也因为缺少合适的评价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被认可的满足感不能得到满足。
2.提升合作力,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可见,合作学习是学习数学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1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要求其学会合作。可见,提升合作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应有的数学素养。所以,必须对现有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力。笔者以自己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提升合作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可能性》一课有2个关键的数学实验贯穿整节课,即摸球实验和摸牌实验。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如何分配小组的人员呢?小组合作学习以4-6人为最佳,所以笔者安排5人一组,全班共9个小组。在小组中指定了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由于摸球和摸牌是比较新鲜的活动,所以为了避免学生在合作中因活动本身过分兴奋而忽视合作效率,所以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评价标准:在按照合作要求顺利完成活动的前4组都将获得一分的积分卡(积分卡可以进行校级积分兑换学习用品)。这样既保证了合作学习顺利完成,又使得学生将合作的重心放在数学本身而非游戏中。记录员记录本组每次摸球(摸牌)情况,汇报员最后汇报本组最后合作结果,组长统筹处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为了自己组的积分而努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協调能力均有所发展。如果本节课的合作仅局限于此,那么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合作实验的目的是发现一些数学规律或者发现数学本质。于是,针对每组的汇报结果,笔者让每个小组先在组内交流发现了什么,然后进行班级汇报,发现的数学知识越多越好。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发现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越来越清晰地发现数学的本质,高阶思维中的分析、评价、创造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
3.提升反思力,培养高阶思维的保障
教师不仅要自己学会反思,从而让教学变得更适应学生的发展,也要培养学生的反思力,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主动思考,在反思中学会修正自己的学习,让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更完整地印刻在学生的数学素养中。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所以,提升学生的反思力是培养高阶思维的保障。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思知识获取的过程,领悟学习方法。数学学习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解答出某些数学题目,更是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类似的问题,我们曾经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的。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引导学生反思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虽然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不一样,但是算法和算理是相通的,学生可以将过去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为主动学习奠定基础。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高阶思维的分析、创新能力。
学生不仅要学会自我反思,经常自我提问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有其他方法做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还要学会相互反思。学生是在一个集体中学习,互相反思能让这个团体更快地成长,更快地发现不足,从而及时改进。例如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反思非常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别人发现自身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培养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反思中体验、理解、建构知识,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高阶思维品质。
学习力的提升还有很多方法与策略,不管是提升学习力的提问力、合作力、反思力,还是提升学习力的其他方面,最终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形成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