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7 阅读数:674
高艳
摘要:中小学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作为研学旅行的主要设计者、组织者,研学导师必须具备知识能力素养、信息素养、实践素养、研究素养、生态素养、安全素养等专业素养。培养研学导师专业素养,需要研制研学导师专业标准,开展研学导师培养培训,构建研学导师评价机制,优化研学导师成长环境。
关键词:研学旅行;研学导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6B-0004-0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发展,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正在进入广大中小学校。在研学旅行实施的过程中,研学导师在制定研学目标、选择研学内容、组织研学活动以及开展研学评价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研学导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加之培养培训力度不足,导致研学导师在中小学研学旅行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优化研学导师培养路径,助力研学导师专业素养提升,为中小学研学旅行提供师资保障。
一、研学导师的角色及特点
(一)研学导师的角色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对研学导师进行了概念界定:“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要求研学活动承办方“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研学导师负责制定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在带队老师、导游员等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提供研学旅行教育服务”。凹由此可见,研学导师要能够根据研学旅行目标制定的研学计划,有效地组织学生在研中学、在学中研。研学导师既不同于学校的带队老师,又区别于导游,是一个专业型、综合型角色,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备专业素养。
(二)研学导师的特征
1.专业性
研学导师需要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从事研学旅行的专门知识、技能。研学导师与学校教师不同:学校教师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系统地掌握“是什么”,教学内容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而研学导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和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什么”“怎么办”,并引导学生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体验生活、探索世界。
2.教育性
研学旅行是一种实践导向型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教育主要在教室中进行,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研学旅行的场所多在室外,学生缺乏相关的活动经验,若缺少研学导师的教育引领,学生可能会自由散漫、茫然无措,难以达到研学的效果。因此,与教师一样,研学导师也是教育者,是研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3.服务性
研学导师负责整个研学旅行过程的实施管理,除了设计、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研学活动之外,还要设计研学旅行的活动路线,协调研学旅行的实践基地,负责研学旅行中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因此,研学导师还是服务性的专业人员。研学旅行往往以集体的形式进行,人数比较多,规模比较大,研学导师需要根据研学项目、研学成员等的特点,制订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以确保研学旅行的效果。
4.综合性
研学导师是集教师、导游、辅导员、安全员、后勤管理员于一身的综合性角色。研学过程中,研学导师既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决研学旅行中的教育问题,以落实研学目标,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把握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时解决学生的生活、心理、情绪等问题,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研学旅行结束后,研学导师还要负责后续相关事项的处理。
二、研学导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专业型、综合型角色,研学导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笔者认为,研学导师应具备以下六大专业素养:
(一)知识能力素养
要组织好研学旅行这一特殊的课程活动,研学导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素养。一方面,研学导师要具备完备的研学旅行知识体系,主要涉及研学课程知识、安全知识、室外活动知识等;另一方面,研学导师要具备带领学生研学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技能与研学情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创造性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要创造就必须具备获取基本背景知识的能力。"I知识能力素养是研学导师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素养,只有掌握丰富的研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研学能力,研学导师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信息素养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接触的信息大多是给定的、受控的;但研学旅行不同,学生在相对开放的研学场所接收到的信息更为丰富、更加繁杂。这就要求研学导师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态度、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其核心是信息能力。从综合应用信息的视角来看,教师信息能力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应用信息来解决教学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国。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研学导师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全面收集整合关于研学主体、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内容、研学场所等方面的信息,以更好地设计、组织、指导研学旅行活动,解决研学旅行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克服“学校教育常常只是轻轻掠过信息的表面”叫的弊端,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管理信息、解码和释读信息、筛选和应用信息,透过信息表层去挖掘其更深的意義,从而在繁杂的信息中发现并利用重要的信息。
(三)实践素养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重问题解决和探究过程的开放式学习,说到底是一i]实践的艺术问。作为一种实践性学习,研学旅行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研学导师的实践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R。纸上谈兵的教师不可能教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研学导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教给学生实践的方法、技巧,才能组织、指导学生实践,并解决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对于学校学习,研学旅行的实践场景是不断变化的,实践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过程中也有更多的变数,这要求研学导师不仅要具有实践能力、实践经验,而且必须富有实践智慧,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表现出足够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细心的技能”响。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研学导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随机应变,对非预期的生成性问题、突发性情况及时做出反应,从而促进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研究素养
研学旅行重在“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旅行的方式走进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实现“在研中学”和“在学中研”的研学目标。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对于研学旅行来说,“教师成为研究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学导师的研究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学旅行的质态。显而易见,研学导师对特定的研学项目要有研究,否则难以.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式研学活动。更重要的是,研学导师还应该对研学旅行本身有研究,知晓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掌握研学旅行的方法和手段,熟悉研学旅行的设计和组织。只有对研学旅行有深入的研究,研学导师才能设计研学项目,创新研学方式,收集、整理和反馈研学评价,进行研学实践反思,改进与完善研学项目。
(五)生态素养
生态素养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学习积累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综合素养"。当下,很多研学旅行活动都是在自然中开展的,这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生态素养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引导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增强生态意识,内化生态知识,实施生态行为。生态素养最终表现为生态行为,因此,在研学旅行中,教师不仅要展现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丰富的生态知只,更要实施生态行为,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研学导师要善于把自身的生态素养转化为生态教育的资源和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反思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思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进而在研学活动中形成绿色、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六)安全素养
安全虽然不是研学旅行的内容要素,但在研学旅行组织管理中无疑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研学导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无疑要具有良好的安全素养。研究表明:从学生角度来看,对参与研学旅行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效果程度、外界影响、学习程度、安全因素、时间因素、心理状态、目的地等;从家长角度来看,对是否赞同孩子参与研学旅行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安全因素、外界影响、时间因素、学习程度、心理状态等例。由此可见,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研学旅行的安全。这就要求研学导师具有良好的安全素养,在设计研学旅行方案时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并制订相应的预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做出预判并进行规避;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遇到危险事件时能够及时、冷静、有效地加以处置,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安全。
三、研学导师专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研制研学导师专业标准
针对研学导师专业素养良莠不齐的现状,亟须研制研学导师专业标准,设定研学导师的准入门槛,开展研学导师资格认证。在研学导师专业标准建设方面,澳大利亚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澳大利亚在中小学专门设置了从事户外教育活动的教师岗位,制定了《户外教育教师专业标准》(Outdoor?Edhucation?Teacher?Professional?Standards),对户外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和任教资格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比如,要求关于户外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与自然环境互动技能、户外活动知识、安全知识与技能、生态素养等知识和技能。【9】在我国,研学导师往往由非专业教师、高等院校学E、研学旅行机构普通工作人员担任,并没有关于研学导师专业标准和任教资格的规定,这必将影响研学旅行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国应加紧研制研学导师专业标准,对研学导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做出明确规定;完善配套制度,就研学导师的培养培训、入职条件、资格认证等做出明确规定。
(二)开展研学导师培养培训
因为未经受规范的培养培训,当前研学导师专业素养整体不高,对研学旅行的价值与性质认识不清,研学旅行项目开发和实施效果不好。渔大利亚《户外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严格规定了户外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要求:从事高中户外教育或户外与环境研究的教师须至少有1年的大学本科户外教育学习经历,对户外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研究,且能够成功完成教学实习;高中以下阶段的户外教师须参加至少6个月的大学本科户外教育学习,具备户外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并顺利完成教学实习10。基于研学旅行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这一现实,我国迫切需要建立研学导师培养培训.制度,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的培养培训,切实提高研学导师的基本素养。研学导师的培养培训包括:(1)传授理论知识,如研学旅行的基本理论、价值意义、主要内容、基本方式等;(2)培养基本技能,如研学旅行的方案设计、组织管理、评价反馈、应急处置等;(3)组织研学实习,学员部分或全程实习研学旅行项目的组织与实施,提高研学指导实践能力。
(三)构建研学导师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改进功能。构建研学导师评价机制,对于研学导师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学导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是静态的存在,更体现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应在研学旅行实践中对研学导师进行评价。评价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从研学目标设计的角度,看研学导师对目标、内容与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引导学生理解并实现研学目标,能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研学目标,等等;从研学内容选择的角度,看研学导师能否选择能够支撑目标实现的研学内容,能否有效应对研学旅行实践中的生成性内容,等等;从研学活动实施的角度,看研学导师是否准备充分,能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活动,等等;从研学活动管理的角度,看研学导师能否有效掌控研学活动过程,遇到突发情况能否予以恰当应对,等等;从研学活动评价的角度,看研学导师能否对研学活动进行及时评价,能否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研学活动后能否进行后续的观察和跟踪,等等。研学导师评价的主体既包括学生、带队教师等研学旅行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包括家长、研学基地负责人等研学旅行活动的相关人员。要注重研学导师评价结果的收集、整理、归档,将其作为对研学导师进行考核和培训的依据。
(四)优化研学导师成长环境
研学导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良好环境的支撑。研学导师的培养不仅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的职责,与研学旅行机构、中小学校等相关主体也密切相关。因此,各方应协同合作,全方位营造有利于研学导师成长的环境。政府相关部J应出台研学导师专业标准,明确研学导师的学历要求、专业素养、实习经历、资格认证方式等;高等院校应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培养专业的研学导师,开展研学导师职后培训;研学旅行机构应建立专职研学导师队伍,接纳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实可,为研学导师的培养培训提供资源支持和实践机会;中小学校可设置专兼职研学导师岗位,鼓励教师参与研学导师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S].(2019-07-02)[2019-12-12].tts://www.sohu.com/a/324429712_164004.
[2]Brent?Davis,Dennis?Sumara,Rebecca?Luce-Kapler.心智交匯:复杂时代的教学变革[M].毛齐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3]余玲.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9(18):68.
[4]托宾.哈特.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
[5]许芳杰.中小学研学旅行: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1):7.
[6]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4.
[7]完芳.培育生态素养建设生态文明【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5(4):185.
[8]李东和,朱玲玲,朱国兴.研学旅行影响因素分析——以合肥市青少年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6):27.
[9][10]王正青,但金凤.澳大利亚中小学户外教育实践与推进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3):80,81.
责任编辑:杨孝如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