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13 阅读数:606
日前,重庆市科技局、北碚区、西南大学共同举办“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58个国内外科技创新项目、科技企业和创投基金集中签约落户。近年来,重庆探索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在高校周边发展智力增值型经济,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一所高校3年间,总金额超过4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真正落在其所在区县的却不到500万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显远不显近”?高校所在区县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为什么“近水楼台难得月”?“眼睁睁看着科技成果离开,是很多高校所在区县面临的难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周边一般都是消费型经济,缺少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周旭说。
难题怎么破?2018年,重庆决定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师范大学6所高校周边开展首批创新生态圈建设,打造环绕这些高校的科技资源和高端人才集聚地,优化大学周边创新创业生态,促进高校创新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是重庆首批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之一。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主要包括实施环绕西南大学的天生创新创业街、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北碚亿达创智广场、北碚朝阳文创大道、天生丽街商圈业态升级和环西南大学城市品质提升六大工程,完善双创政策支持、先进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育和创新资本扶持四大链条,构建技术研发和双创企业成长两大生态体系。
天生创新创业街与西南大学校园仅隔一条街道,最早落户于此的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由北碚区和西南大学共建。产研院按功能布局又分为研究院、双创基地和产业基地,主要立足西南大学学科优势和北碚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智慧教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打造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培养、科技资源要素聚集共享服务和交流合作平台。“六大工程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工程,3年之内我们将建成40万平方米的载体和平台,方便高校师生零距离创新创业。”北碚区副区长陈德川说。
北碚区还为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立了10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母基金,设立了初始规模为3000万元的嘉陵创客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基金,以公益参股、免息贷款和债转股等方式重点支持西南大学、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业团队和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政银企”统筹建立总额超过2000万元的风险补偿奖金池,按照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风险共担的融资风险缓释机制,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创新型企业和双创团队提供政府风险补偿。按照《“碚有引力”产业聚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北碚区还对新认定孵化基地、新增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创业主体,分别给予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的奖励。除了能获得配套资金资助和个人所得税区级财政实得部分50%的奖励,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在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创办科技型企业时,其所持核心技术还可按评估作价全部认定为注册资本。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和校长张卫国都认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让重庆的校地合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最好时期”。
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单位的210多项科技成果,报名参加“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举办方经过筛选后最终邀请上海交大、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携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20多项成果在对接会上路演,其中8个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北碚区有4所高校、4个科研院所、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和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72%,位居重庆主城第一。”周旭表示,北碚已出台系列配套政策,不仅要将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成为高校师生量身定做的“双创城”,还要更好地发挥“智汇北碚”聚合效应,用创新创业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国圣)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