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huaxizzs@163.com
花溪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出版:花溪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86X

国内统一刊号:CN52-1010/I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huaxizzs@163.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为期3天的大学生“乡村新闻官”

发布时间:2019/07/27 阅读数:85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通讯员 梁云林)头顶7月似火的骄阳,广东清远连州这个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的淳朴乡村来了19位特殊的“乡村新闻官”。为进一步展现广州对口帮扶工作成效,加强青年大学生新闻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民情教育,近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到连州市系列贫困村开展暑期新闻扶贫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这19名“乡村新闻官”与广州广播电视台的3名记者、连州电视台的2名记者一并同行走进连州市的3个贫困村。

乡村新闻官”和广州电视台记者杨时秋一起采访岭南集团驻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第一书记韩德学。

领队王艺副教授带领第一支分队深入了斜磅村的红雪桃基地和温氏奶牛场,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和产业规模,并用新媒体平台为农产品促销。师生还采访了斜磅村温氏奶牛场场长陈健财,陈场长介绍了奶牛厂和村合作社合作扶贫的经验,通过村合作社和奶牛场进行项目合作已经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之前一直在城市里生活,这次来到这里,感觉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感触还是比较多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陈佳妮表示,将课堂从校园搬到田间地头,搬到田园产业园,提供最鲜活、最富有时代感的实践场景,为我们了解乡情民意,表达乡情民意提供了条件。

“乡村新闻官在连州西江镇斜磅村脱贫户苏彩群家里进行采访,苏彩群介绍当年家里的贫困家境和广州扶贫队帮助她家里脱贫致富的过程。

专业媒体团队给了同学们扶贫新闻制作的一些建议,一起带队前往的广州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主播梁志皋告诉学生:“农产品通过网络电商卖到城市里,村民们通过新的方式致富,这一点可以多反映。”

“本次学生实践有专业媒体参与,一起学习讨论了如何制作扶贫新闻、完成困难的采访任务,通过产教融合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王艺说,这样,“乡村新闻官”们在实践中懂得了用新媒体手段去帮助脱贫工作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沉入一线,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做出更接地气的新闻,积极推广新闻,宣传扶贫思想,带动社会协力扶贫。

近年来,朱岗村重点发展了红色旅游,许多老村屋都改建成了特色民宿,但是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缺乏宣传途径导致客流量和知名度都十分有限。

新闻与传播学院徐晖明教授带领学生和广州电视台记者杨时秋一起采访岭南集团驻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第一书记韩德学,韩德学介绍了朱岗村“产业扶贫+乡村旅游”的扶贫经验,他认为,在这一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中,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包括媒体的参与。

广州电视台记者杨时秋说:“进村之前,我分享给同学们的建议是如何用传统新闻,呈现乡村振兴的成果,但进村之后,有同学建议拍vlog,给予我新的启示。”

“vlog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和更多的阅读,这样也可以提高村子的知名度。”广州大学杨子曦拿着摄像机在现场边拍摄边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将vlog的新媒体元素融入扶贫攻坚战,用一种新潮的方式为扶贫博得关注,“乡村新闻官”们在这次产教融合的实践中,也为扶贫实实在在的献出了一份力量。

据王艺老师介绍,本次为期3天的基层实践,对每一位大学生“乡村新闻官”都是一种考验,一种历练,每一次采访,既是记录和叩问,也是思考与呈现。对于青年大学生,“乡村新闻官”实践练“四力”的一个机会,练“脚力”,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和采访;练“眼力”,就是增强对国情、乡情、民情的观察、判断、分析的能力;练“脑力”,就是要加强学习、提升思考与分析的能力;练“笔力”,就是要在采写中不断磨练文字表达能力,写出反映民生的好新闻。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