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3 阅读数:665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
日前,在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上,以“人工智能主力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论坛首次亮相便吸引了上千名观众前来参加。会上,教育专家们拿出行业内最前沿的“见闻”与公众分享,描述了一出远在天边由近在眼前的“未来教育”模样。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长期研究基础教育,曾参与制定了上海各类教育改革政策。他特别看好“AI赋能学校”,“在教育的方式和空间上,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
张民选用6个“any”来概括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改变,“AI来了以后,学习这件事,变成了for any person,in any time,at any place, for any class, at any level, in any pace都可以进行的事儿了。”这是2014年时张民选就看到的“未来”——任何学习程度的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随意选取上任何一门课程。而这些课程的节奏,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程度而进行,“AI将打破我们学校的围墙,让我们的教育走向方方面面,为所有人都提供。”
上海市徐汇中学是上海较早使用AI技术上课的学校之一。在这所学校,孩子们戴上MR眼镜就能在地理课上真实地感受到九大行星的运行;生物课上,可以看到血液具体在心脏里是如何流通的。
“孩子的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我们还可以在一节课里把生物、地理等几门课程要教的内容合起来讲解。”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说,AI技术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学能和学校讲课的效能,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们做一些创新研究,“这是以往我们很难做到的。”
这所学校目前开设了机器人火星车、水下机器人、小卫星、5G、MR等10个人工智能课程,六年级和高一年级全部开设了编程课。
曾宪一说,过去的学科教学总是“面向过去”,老专家们制定了什么学习内容大家就学习什么,而人工智能把学校教育带向了“未来”,“最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给我们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看到的远不止是这些,闵行区教育局当前正在利用人工智能让“每个孩子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效的学习”。
闵行区在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对每个学习者的特性、兴趣、专场、短板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画像,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优化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一些画像,让我们每个教师在辅助孩子成长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我们不断地跟专业的公司进行讨论,讨论管理、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回归本源的环境。”
区教育局把教育教学的流程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细化,“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留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智能型反馈,再进一步进行研究。”
张民选透露,以PISA测试为例,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数学、阅读、科学都被认为是“世界一流”,但在“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方面,上海学生就体现出差距了。
“2012年PISA测试中有一个选项,不同的国家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参加。阅读、数学、科学是规定动作,每个国家都要参加,这些我们都是第一;但在“计算机条件下进行问题解决”这个只有部分国家选择的可选动作上面,我们就不是第一名了。”张民选看到的一个深层问题是,在这个项目上,阅读、数学、科学都能拿世界第一的上海学生,拼不过韩国、新加坡、荷兰,不仅如此,上海学生在这方面的“负向能力”甚至是全世界前十中最大的,“理论上来说,如果阅读、数学、科学都很强,你在计算机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差,不可能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张民选说,2013年至今,上海教育系统一直在为此努力,“我们发现,我们的教师去用计算机技术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他认为,AI赋能学校要走的路还很长,“既要让更多学生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又需要我们的学校、老师、企业一起去做精准的、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研究,包括对人的情绪和认知的研究。”张民选说,投送资料是信息技术很容易做到的事,而要精准地去分析每个人,分析他的过去、预测他的未来将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事业。”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