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3 阅读数:613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刘新昌/摄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冠军徐澳门。孙兴伟/摄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冠军陈子烽(中)。陈子烽供图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孙兴伟/摄
颁奖仪式约进行到一半,突然下起了雨。这下,光滑的领奖台更滑了,不止一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获奖者在登台领奖时摔了跤。
风催雨急,雨越下越大,不少坐在看台后排的观众扣上了帽子,裹紧了外套,前排有的披上了雨衣,撑起了伞,我国车身修理项目参赛选手徐澳门已全身湿透,却还觉得有些微微发热。
此时,他和另两名获奖选手正站在另一侧领奖台旁,紧握着五星红旗,等着主持人公布车身修理项目比赛前3名的具体名次,心跳不禁越来越快,当听到“……andthegoldmedalgoestoAomenXu,China”,他披着五星红旗冲向了那个最高的领奖台,雨在浇,身体却像在沸腾、燃烧,他举起五星红旗,昂头跳了起来,大喊……
也许由于过于激动,徐澳门已经忘了自己当时在喊什么,只记得“大雨下得眼前迷茫茫一片,很疯狂”。这的确是个“疯狂”的夜晚,也是属于技能人才的荣光时刻,四面八方的掌声涌向他们,灯光、镜头追逐着他们,中国代表团选手从领奖台捧回16金14银5铜,让中国再登世赛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榜榜首。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世赛被称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这63名代表中国出征本届世赛的选手绝大多数为95后,平均年龄仅21岁。在此之前,他们是扔进人群就找不到的“无名之辈”,多是技工院校的老师、学生、某些企业的在职员工。再往前,他们有的是被“考试系统”淘汰的“后进生”,有的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娃”……如今能站在世界级竞赛的领奖台上,这期间路途漫漫,长达2年、4年或更久。
但最为关键的时间,只有4天22小时、18小时,或更短。
开始
当地时间8月23日9:00,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赛正式开赛。徐澳门做完赛前准备,第一件事便是将五星红旗整整齐齐地挂在自己的比赛工位上。
“我是代表中国来的。”一边挂,他心里一边默默“奏”起了一小段国歌。陆陆续续,五星红旗在此次世赛全部56个比赛项目的赛场“升起”,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参赛项目全覆盖。
巡场时,看着四处挂起的五星红旗,第45届世赛中国代表团团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心里很感慨。这已是他第三次担任世赛中国代表团团长,他谈道,2011年中国首次参加世赛时,“挨个儿给有世赛比赛项目相关专业的学校打电话,找不到人(参赛)!要不就是技术不过关,要不就是语言不行,要不就是还没搞懂这个项目究竟要比什么。”最终,中国代表团仅派出6位选手参加了第41届世赛,获1银5优胜。
参加这一世界最高层级的技能大赛,毫无疑问是一次技能切磋与交流,但也是国家/地区之间的技能水平和荣誉之争。因此,不少国家、地区皆有备而来。
早在比赛开始前的两天,各比赛项目的裁判之间就已进行了一番较量,比如“不同国家的裁判怎么理解竞赛规则”“评分标准怎样才能公平公正”“能否添加工具”等——一场多方利益的博弈,“争论已经不能用‘热烈’来形容,而是‘激烈’,大家争执不下时,就举手表决或请首席专家定夺。”第45届世赛焊接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刘景凤告诉记者。
显然,此时的赛场已有了几分硝烟味儿。
距离开赛越来越近,来赛场观摩的人也越来越多,开赛哨声响起,徐澳门已经紧张到拿工具的手都有些发抖,他也说不清这压力是如何突然“蹦”来的。他今年还未满20岁,出生那年赶上澳门回归,于是父母为其取名“徐澳门”,1.85米的个头儿,看起来阳光、大大咧咧,但其实心思细腻。小学三年级时跟着务工的父母从安徽阜阳老家来上海,因成绩不突出加上外来务工子女在上海就读高中的条件限制,初中毕业后,他决定学门手艺早点为家里分担些负担,2015年9月便去了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就读。
就在徐澳门开学前的半个月,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赛传来喜讯,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共获5金6银4铜和11个优胜奖,创造了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徐澳门的师兄、车身修理项目选手罗良便是其中一位银牌获得者,不仅获得了36.5万元奖金,被上汽集团录用,上海市还破例为只有中专学历的罗良办理了落户上海的手续,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开学时,学校的墙上、信息栏上已铺满了罗良的海报、事迹介绍,当时的徐澳门心里“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但没想过自己也能去参加世赛。然而,刚上完第一节实训课,徐澳门就因“手工活做得认真细致”被专业老师一眼看中,被选进了世赛“种子库”,即学校技能训练队。与徐澳门一起入选的有10多名学生,最小的仅15岁,他当时16岁,想着“万一也能拿个奖牌呢?再不济还能多学点技术”,于是徐澳门欣然踏上了世赛之路。
几乎与此同时,攀枝花技师学院组建了世赛焊接项目培训班,报名人数超过了80人,其中有一位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赵脯菠,18岁的他暗暗下决心要成为留到最后的那一个;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学生温彩云此时正在读大三,她没想到4年后能拿到世赛时装技术项目冠军。
同在广州,本届世赛砌筑项目冠军陈子烽当时正跟着邻居学做手机生意,想在社会上闯荡出一片天地,一年后,他重返校园,来到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想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又一年过去,学校突然掀起了一股世赛冠军热潮,因为他的师兄梁智滨成为第44届世赛砌筑项目的冠军。
直至此时,陈子烽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比赛!”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也去报名,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学校里的3个报名群都显示已满100人,差点没挤进去……
追溯过去,人们常会发现很多重大抉择和转折,最初往往发生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看似平淡的日常。或是“想多学些技能”,或是“被老师推荐去参赛”,或是抱着“万一自己也拿奖呢”的希望,在世赛之路的开端,中国代表团63名参赛选手的所处、所想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此时都站在了第45届世赛赛场上。
赛跑
虽说紧张,但测量车身的基础数据并校正,是车身修理项目第一个比赛模块,也是最轻松的环节,对徐澳门来说并不是难事。到了第二个比赛模块,即模拟结构件更换进行到一半时,徐澳门就不得不停下来。
在更换前纵梁时,他需要撬起车身,仔细观察前纵梁上的损伤才能确定更换方案,但从不同角度看损伤,它的凹陷角度、损伤程度等皆不相同,如在穿针引线般,看得徐澳门一阵眼花。
他蹲坐在地上约15秒,闭上眼,让自己喘口气。比赛争分夺秒,他不敢歇时间长了,起身继续观察、切割、打磨、钻除、焊接……右手腕又开始隐隐作疼。半年多前,第45届世赛国家队集训期间右手不小心骨折,医生建议立刻手术,但他直到如今比赛完才考虑这件事情,当时对外说只是不小心扭了,“休息两天就好了”,因为他害怕因骨折被劝退,已经错过了第44届世赛,“这次不想再错过”。
当年,虽说被选入了学校技能训练队,并在一年级下学期“莫名其妙”地拿了第44届世赛车身修理项目上海市选拔赛冠军,但由于练习时间尚短,基本功不扎实,最终只能给师兄、后来的第44届世赛车身修理项目冠军杨山巍做“陪练”。
师兄几点起床,他就几点起床;师兄训练多久,他就在旁帮他计时、拿耗材、打杂多久;一边打杂,一边观察师傅和师兄如何操作,闲下来时就自己在旁边默默练习。
最初,与他一起做“陪练”的,还有三四位同学,后来走了一位,再后来都走光了,只剩下徐澳门依然在训练场上忙来忙去,从早到晚,甚至到凌晨。
此时若沿着长江往上游走,在攀枝花,可能会看到赵脯菠在训练之余还在用手托着砖练习腕力,一托就是个把小时;因焊接特别考验“蹲功”,他在看书、洗衣服,甚至吃饭时就都蹲着,有时蹲久了再站起来时眼前发黑,但活动活动四肢,咬着牙继续蹲;焊接是件“苦活”,端着焊枪如在钢铁上“绣花”般,哪怕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赵脯菠身上已被炙热的焊渣烫出不少疤痕,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要比别人更能吃苦”。
可训练了5个月左右,赵脯菠还是熬不住了,打电话给爸妈说,“不想干了”“不想比赛了”。“忘了当时我爸妈具体说了什么,总之不同意,觉得我在这里至少能多学些东西。”电话这头的赵脯菠有些绝望,哭了:“爸妈不理解我,不知道我有多累……”
但他能理解爸妈,理解家里的困难,不知道哭了多久,第二天赵脯菠又钻进训练场,从此再也没想过“不练了”这件事。
一路闯过了第44届世赛焊接项目四川省选拔赛、全国选拔赛、国家队“10进5”比赛,可在2017年1月,赵脯菠还是以第三名的成绩止步于国家队“5进2”比赛——梦想像在眼前忽闪了一下便消失不见,这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只给了自己两三天消沉的时间,转身投入第45届世赛的备赛中,因为“不甘心”。
在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实训场上,站满了报名参加第45届世赛学校选拔的学生。“那场面太壮观了,偌大的实训场挤满了人。”当时工程测量专业二年级的陈子烽具体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只记得签了到,老师就让大家把实训场里面的一堆砖搬到外面去。
“搬砖?”一听说要搬砖,很多学生扭头走了。
第二天,实训场只剩60多个人,开始练习铲灰、铺灰、带灰等基本动作。在此之前从未碰过砂浆、砖块的陈子烽也从零开始学起砌筑,很多人可能觉得,砌筑不就是垒墙吗?但世赛中要垒的是“艺术墙”,包括识图、放样、切割、抹灰、勾缝、调整、清洁等步骤在内,选手需要在平均132秒内铺完一块砖,其中,尺寸测量、垂直测量、水平测量、平整度测量、角度和细节测量的误差均不允许超过1毫米。
差不多每一两个星期,学校就进行一轮淘汰赛。每次淘汰赛前都是陈子烽最紧张的时候,前一晚就开始画图纸,记住比赛时的关键尺寸,计划第二天的步骤……两个月下来,60多人变成了30多人、18人、12人;一个学期后,12人变成8人、7人、6人、4人、2人,陈子烽便是这“2人”中的一位,拿到了参加全省选拔赛的“入场券”。比赛完,看着空落落的训练场地,陈子烽反而有些伤感,“一个一个一起训练的小伙伴都走了,场地越来越空,比赛其实挺残酷的。”
不过更“残酷”的比赛还在后面。如打“通关”般,他们还需闯过难度不断升级的省(市)选拔赛、全国选拔赛。2018年6月,第45届世赛全国选拔赛结束,56个比赛项目有516名参赛选手入围国家集训队,徐澳门、赵脯菠、陈子烽等名列其中。
等着他们的是,中国为培养、训练世赛选手并带动更多技能人才而设立的218个第45届世赛集训基地。每个集训基地皆按照世赛的比赛标准打造,还配备了从全国各地选聘的技术专家团队。
从工具的准备到集训工作方案的确定和实施,从选拔选手到世赛结束,车身修理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叶建华平均每月就有半个多月蹲守在集训基地,焊接项目教练周树春曾在做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第三天就裹着绷带来指导选手训练……
等到世赛开始的前几天,他们就开启了“暴走”模式,四处协调,尽可能为选手比赛“铺垫”好一切,早出晚归,经常霸占着不少人微信运动步数的封面。也难怪,他们经常互相调侃,“要想老得快,就来做世赛”。
冲刺
用“拼了命努力”这句歌词来形容世赛团队丝毫不为过,尤其是参赛选手。进入国家队的选手紧接着要进行“10进5”“5进3”或“5进2”或“5进1”等一层层淘汰/晋级。最终,每个项目只有1人(队)能代表中国队参加世赛,这意味着516人中留到最后将只有63人。
这期间的训练强度和难度,远超做“陪练”时。徐澳门算了算,过去一年多只在春节当天放过假,其余每天都是早上6:30起床、体能训练、进场实训、午饭1小时、训练、晚饭1小时、训练……不断有人被淘汰,也有人主动弃赛。
“实际上,选手在集训阶段每天的工作量至少要达到比赛日的两倍,最后一两个月冲刺阶段的工作量要达到比赛时的1.5倍。”叶建华说,训练会严格按照每个模块的操作步骤独立计时,甚至要把选手上洗手间的时间都计算出来。
“越到后面压力会越大,因为这么多人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比赛不再仅仅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团队,是代表国家。”后因突发水痘,徐澳门不得不暂停训练,在家休息了才3天就坐不住了,偷偷回校要求继续参加训练。
由于个子高、长期弯腰训练,有天,徐澳门突然腰疼得直不起来,后诊断为腰肌损伤。学校、集训基地带他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仍无法痊愈,所以他一直带伤训练直至世赛。
世赛对参赛选手的体力、脑力、精力仍是一项巨大的消耗,也是心理上的一次巨大考验。
心理上的坎儿往往最难以控制,也最难跨过。“其实练到最后,选手们的技能水平已经不相上下,关键时刻还是看谁能够挺得住。”第45届世赛数控车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工程师宋放之给记者讲了集训期间的一个插曲——
2019年2月,数控车项目国家队进行“3进1”淘汰赛,比赛分为7次,其中前6次比赛成绩将占此次总成绩的30%,第七次为集中考核比赛,成绩占比70%,可以说,谁能入选世赛就看这关键一役。
比赛胶着,前6轮中3位国家队集训选手成绩差距并不大,进行完第七轮第一个模块的比赛时,当时国家队集训选手黄晓呈的成绩暂列第一。“但第二天他也许是松懈了,出现了重大失误,成绩一下子被反超,滑到了最后一名。提交作品后,他的眼泪瞬间就掉下来了。”当晚,黄晓呈消失了一般,谁都找不到他。宋放之决定,“先别找了,过了心理这关,第三模块自然就考好了,过不了,他就不是最佳的比赛选手”。
谁也不知道黄晓呈那晚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第二天他重新回到赛场。“谁想,在第二个模块拿第一名的那位选手背了‘包袱’,结果没考好,黄晓呈发挥很好,又考回了第一名,最后黄晓呈胜出。”再后来,黄晓呈代表中国队出征此次世赛,并成为数控车项目冠军。
说到此,宋放之不由感慨,“这真跟跑马拉松似的”。
喜欢跑步的人或许更容易理解,跑着跑着,身体仿佛不知不觉会从世俗的琐碎、喧嚣中抽离而出,慢慢地只专注于脚下的一步步、鼻孔中的一呼一吸,身边好似只剩下风和自由……不知何时起,周围嘈杂的人声、机器声、手腕和腰部的痛感都消失了般,徐澳门眼前、心里只剩下了这台等待更换部件、修复门板以及相关部件的车,“只想着这里怎么修,那里怎么整”。
第三个比赛模块中的“焊点分离”,以往是徐澳门的“软肋”。由于此处钢板比较薄,“就像两张叠放在一起的纸,你需要拿着绣花针去扎第一张,并且不能伤到第二张”,没少让徐澳门“头大”。不过这次做起来很顺利,徐澳门说,这是他自训练以来发挥最好的一次,焊得又准又牢。
但还没完,紧接着是门板修复。四处凹陷不平的门板,需要锤打得光滑如初,但徐澳门每次修复完总会留下磕磕碰碰的锤印。他反复琢磨下锤的落点、角度、轻重、手势形成的痕迹,如今在世赛中修复后的门板不仅达到了形状规则,用光滑如镜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前两天的比赛中,陈子烽算“正常发挥”的话,第三天的他简直是“开挂”了。
比赛要求在4天22小时内完成大体形状为“Russia”的艺术墙砌筑,第一天比赛完选手之间还看不出太大区别,但第二天比赛结束后,陈子烽发现这次的夺金“劲敌”奥地利选手已远超自己的进度,且做得相当整洁、美观。
突然有了压力,第三天比赛时陈子烽就开始加快速度,搬砖、抹灰、调精度、勾灰缝、清洁墙面,最后两个小时一口气砌了148块砖,平均约48秒一块。陈子烽自己都有点吃惊,平时训练中自己砌一块平均需120秒。
很多人问他“反超制胜”的绝招是什么,平静下来想,陈子烽觉得其实这项技能没有绝招,有的只是无数次的苦练和刻苦的学习。如果再加一条的话,“那就是坚持”。
第三天比赛完,陈子烽绕着赛场观摩完其他选手的作品,心想,“拿牌没问题了”。
终点
第四天,比赛仅剩下最后半小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参赛选手都已完成比赛内容,仅剩下收拾、整理比赛区域等。
一位国外友人在赛场外围指着陈子烽的作品,竖着大拇指对记者说,“Chinaisthebest(中国是最棒的)。”事后证明,他很有眼光。
不过,时装技术项目选手温彩云在最后环节出现了个“意外”,在剪裁时不小心把模特臀部后片的尺寸做小了,无法与前片进行缝制,她正赶着在最后十几分钟进行“补救”。
马上要结束时,一直“人气”高涨的烘焙项目场外依然围着不少人,他们对着中国参赛选手、本次世赛烘焙项目季军张子阳的作品拍照。
“比赛就这么结束了?结束了……”擦着操作台,已交完比赛作品的张子阳突然有些不舍,过去4年的训练画面演电影般又在他脑海中过了一遍,“记得刚开始训练时,每次训练完我们都把操作台、场地弄得乱糟糟,大家就一起收拾。”
那也是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难得的放松时光,“当时还有很多选手一起训练,训练结束后,大家就互相嘲讽对方的面包多丑,还一起咔咔地把面包都切掉……有的果冻果胶放多了,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大家你一脚,我一脚,怎么都踩不烂,真好笑!”
这也是张子阳成长最快的4年——最初只想学蛋糕裱花找个工作糊口的毛头小子,渐渐沉迷于面团的揉搓、发酵、制作之中,“你会发现,原来面包还可以做成这样或者做成那样”“每一次制作都像是次实验,很有意思,也很刺激”。
虽然只拿了铜牌,张子阳“有些不甘心”,但这中间“每次的搓磨也好,兴奋也罢,都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团队和国家”。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赛场爆发出一阵阵欢呼,选手与选手互相击掌或拥抱,与裁判专家握手言谢,隔着围栏与场外的同胞相拥而泣……宣告着这4天的比赛,或两年、4年的旅程结束了。
新的开始
“China”,一遍遍在第45届世赛颁奖环节响起。
当赵脯菠站上冠军领奖台,焊接项目实现世赛三连冠,刘景凤忍不住哭了,“既是喜悦的泪水,也是感慨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这是她的第五次世赛之旅,作为专家团队中的一员,已为世赛奔波9年。
这9年间种种一言难尽,在她看来,“世赛的考核、评分标准反映的是这个行业的最佳社会实践和发展趋势,我们参赛团队从吃透世赛的规则和标准,到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沟通,这也是中国技能水平不断与世界接轨、磨合的过程。”
今年10月她即将退休,之后她想多花些时间把这些年的参赛经验,与团队一起编写焊接人才培养、培训的教材,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参赛,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参赛选手,更重要的是对技能人才培养队伍的一次锻炼”。
参赛团队,多由院校教师、行业专家等组成,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世赛中的比赛内容、标准已在不少的学校课堂上落地生根。
闭幕式结束后,第45届世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李宁告诉记者,虽说开心,但远没第一次夺冠时那么兴奋,“准确来说,选手能够获得奖牌也不单单是他们个人的努力、勤奋和机缘巧合,更多的是他背后团队、国家的付出,成绩也更多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并不意味着获奖选手自身各方面的积累已达到世界顶尖”。
以时装技术为例,一位顶级人才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积累,而这些参赛选手多数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事实上对他们而言,奖牌只是个开始,并非人生真正的巅峰。所以,李宁在思考,他们获奖了,然后呢?
然后,有的参赛选手在拿到世赛奖牌后留校任教,有的已出国进修,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眼下,这届世赛奖获者不少人正忙着接受一拨又一拨的采访,他们的故事已飞向无数客户端。
在徐澳门看来,比赛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只不过我们的起点会比别人高些而已”。
经过世赛,温彩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更加明晰,她想未来几年继续学习、深造,“多开阔下眼界,多学习些世界顶尖的技术”。
在回国的第三天,张子阳就已经加入学校的世赛技能教练团队,开始给下一届世赛“种子”选手上课,最小的选手仅13岁。
在世赛这条路上,又一拨年轻人已起跑,目标是上海,第46届世赛将于2021年在那里举行。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
下一篇:教师楷模示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