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huaxizzs@163.com
花溪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出版:花溪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86X

国内统一刊号:CN52-1010/I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huaxizzs@163.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从日本回国时,她一句汉语不会说,后成为合资企业总经理

发布时间:2019/09/26 阅读数:585

摘要:我最终再次选择回国。问我为什么?答案就一个——我爱祖国,我爱上海。

原标题:从日本回国时,她一句汉语不会说,后成为合资企业总经理|上海老归侨②

1954年10月,那是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怀着炎黄子孙特有的叶落归根思乡之情,爸爸带着我们全家离开日本,回到中国,并在上海定居。后来,听我父亲说,我们回大陆是由周总理亲自安排的。

我叫黄明子,今年72岁,我父亲是中国台湾人,母亲是日本人。从回到祖国的这一天起,和煦的阳光就温暖着我们全家:生活、工作、学习都早已被政府安排妥当。由于回国前,全家都不会说中文,刚入学时,周围的语言、整个环境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汉语对我而言更简直就是一门“外语”。在我担心之时,政府却早已专门派来一位懂日语的老师为我及一起回国的小伙伴辅导汉语,使我们能更好、更快地赶上班级的其他同学。而最让我忘不掉的是,过年时,老师们还带我们到他们家里,包饺子给我们吃。那是我回到中国后第一次吃饺子。

黄明子全家福,1953年10月拍摄于日本大阪(右三为黄明子)

我在上海读完了小学、中学和高中。后来,我进入上海医疗器械厂工作。我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充电。为了工作的需要以及应对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在夜大、外语进修学院系统地学习日语、计算机、科技专业知识和技能。夜大学习结束后,受到单位的信任和器重,我转岗到研究室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我们海外归侨提供了施展才能、更好报效祖国的机会。随着中国对外合作的逐渐开放,我被调任到对外技术合作办公室,负责对日合作,引进技术和设备。期间,我翻译了大量技术文献及50余册日文原版期刊杂志。其中,关于CT技术标准的翻译及另一篇论文还获得“优秀论文证书”。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我先后参与对日本东芝、日立、岛津以及日机装等公司的商务合作谈判。每当引进设备时,我都提前做好前期的相关调研,与同事们一起认真对待询价、谈判和定价等各个环节。由于做足了准备,我在谈判时提出的合理要求使我方拥有较多的谈判筹码。有一次在和东芝谈判时,进口X线球管单价从15600元/套的报价到成交价 12800元/套,16套共节约了44800元。另外,在厂里设备进口X线球管,我发现其中有两个球管不符合使用要求时,与外商反复交涉,据理力争得到及时调换,避免了经济损失。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在中外合资上海光电公司的签约仪式上,受上海医药局的指派,我承担了时任上海副市长庄晓天的日语翻译工作。我所在的杨浦区,还多次安排我接待来华访问的旅日旅美华侨,让我以切身体会介绍老归侨在祖国和上海的工作生活情况。

1985年,厂里派我随赴日技术研修团到日本东芝医疗株式会社接受为期4个半月的学习(X线数字减影装置技术),担任主翻译。这是我回国后第一次回到度过童年时代的日本,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和亲人(母亲在我父亲离世后回到日本,之后弟弟妹妹也相继随母亲回日本定居)。那段日子,我内心的斗争十分激烈,曾想如果能在母亲身边,全家在一国一地生活该多好!然而,祖国和上海有我的亲人和同事,我不能舍弃他们,更不舍离开我的事业。于是,学习期一满,我便随团回到了上海,回到了我熟悉的工作岗位。

1987年,我去日本探亲,回到了我的出生地神户。站立在曾经的家门街口,热泪盈眶,难以自抑。妈妈对我说:“留下来吧。”弟弟妹妹们说:“我们生活得很好,回日本吧!” 当时,我凭在日本的出生证明,再加之母亲是日本人,可以申请加入日本籍,合法地留下来。我又何尝不想时刻陪伴在母亲身边?我内心又一次产生了很大的波动。

黄明子1987年回日本探亲与妈妈合影

不过,我最终再次选择回国。问我为什么?答案就一个——我爱祖国,我爱上海。是祖国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教育成才,我对这块土地,对党,对上海人有一种特殊的、深深的眷恋。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就像参天大树上的一片叶子,根永远和祖国的厚土紧紧相连。我真的无法舍弃养育我30多年的祖国,无法忘记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我要留在中国,这里有我该做的事业,有事业给我带来的无限乐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外资,我又多次前往日本日机装公司培训学习,参与重要的对外谈判。1992年 ,我参与日本日机装株式会社的合资谈判,为成立合资企业进行大量相关文件的翻译和制作。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1993年,上海日机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资,下称上海日机装)成立。同时,受中方委托,我担任该公司的董事、中方总经理。

1999年黄明子在日研修讨论中(左五为黄明子)

上海日机装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销售血液透析装置及相关产品的专业性企业,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性强的三类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尿毒症患者的血透治疗。我们以组装的方式开始,所有部件进口,并完全以日方的技术要求组装,检验合格后上市。但由于客户更愿意接受全进口的产品,公司面临如何打开市场的严峻考验。我和全体员工不畏艰难,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了当年开业、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好成绩。之后几年,随着业绩的不断提高,市场也逐步打开了局面。

我的身体里流着中日两国人的鲜血,作为一名早年归国的老华侨,理应更努力地为中日友好和技术交流牵线搭桥,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多做贡献。在日机装公司担任中方总经理等领导岗位近20年,我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女职工”“上海市百佳能手”等荣誉称号。

(文内图片来源:杨浦区侨联)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