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2 阅读数:811
一、案例实施时间:2014年5月——2019年11月
二、实施过程
1、运用“矩阵”推理出“思政协同教育C型矩阵图”(如图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学L型矩阵图”(如图4),为缜密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的工具。
C型矩阵图
思政协同教育C型矩阵图
思政协同教育C型矩阵图
2、运用理论成果,理论指导实践搭建了“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协同教学平台”
通过“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学平台”平台和手机终端的结合及校内校外协同机制的落实,使“高校思政教育L型矩阵图”呈现出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匹对因素得以聚合效应体现。
3、“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协同教学平台”、手机终端及校内校外协同机制运行。
三者的良好运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多方协同中得到提高。
4、加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协同工作
通过协同各院系各专业加强本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一方面加强“高校思政教育L型矩阵图”中自然科学与思政、社会科学与思政结合的协同聚合作用,另一方面对专业教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政治教育.
5、充分利用“广东轻工职教集团思政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校外特聘专家团队。
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文件要求中关于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特聘专家,统筹好八支队伍上思政课讲台的文件精神。
6、充分利用“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协同教学平台”加强远程实践指导和直播教学。
通过“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协同教学平台”对校外实践学生进行远程指导,并对学徒制学生展开远程直播教学,或针对校内学生进行课程拓展现场直播展示。
教育部网站刊发“矩阵式”教学
三、具体措施
依据推理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L型矩阵图(如图5 ),凭借互联网技术,搭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协同教学平台”,通过此平台可以现实实现下表中的协同理念,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跨区域、跨行业、夸学科的全面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学L型矩阵图
第一阶段
(一)以“蓝墨云班课”或“学习通”移动终端为平台,建构班级群和协同家长群。
1.通过远程协同教学平台系统,让本班学生家长即时地参与课堂教学;用家长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活的哲理实现教学效果。
2.定期发送可以提高政治觉悟、意思形态、心理、科学引导孩子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学习文献、视频、链接等(可结合“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知识点转、链,由马院值班老师整理、审核、转送),以及诸多科普知识。
(二)深化加强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1.构建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各项配套机制(奖惩机制、创新机制等),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知识融合、方法融通等措施来完成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2.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对全校院系课程思政的指导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配置各院系“包干到户”,高质量地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三)加强社会实践指导
1.由学校统筹,思政课教师参与学校社会实践构思,加强社会实践中的“实践课程”思政因素;
2.通过远程协同教学平台定期对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学生开展远程思政教学(比如,与前去大众实习的学生,一个月开展一次远程思政课教学;一方面实现跟踪学生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实现思政动态教育目的。)
第二阶段
(一)继续深化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1.用新思维、新方法传递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社会政治科学理念,开展“专题化”教学改革,探索“慕课”教学实践模式,实现“混合式教学”。
2.借助人工智能(AI)(如图6)、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信息化网络技术等新手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仿真体验室”建设。
图6 人工智能AI课堂
(二)开发校内素质教育实践方式方法
1.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研练式”实践教学法,
2.构建“矩阵式”协同教学法,
3.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虚拟仿真体验室”,
4.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拟现场”基地,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设模拟缩小版“铁索桥、大渡河(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有片场地拉条铁索,结合体育体育棉垫,或下面搞一米深水潭)等等。
第三阶段
(一)通过校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课程教育,通过远程协同教学可视系统补充社会实践哲学,完成社会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通过校内社会科学课程教育,通过远程协同教学可视系统补充社会实践科学,完成社会科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通过远程平台 邀请家长远程进行亲子活动,部分完成亲子实践。
四、创新点
1. 教学理念创新
将矩阵理论、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实践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有机融合,融会贯通,实现跨界教学、跨领域培养、跨地域感受、跨时空融汇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出系统性、多样化,主体性、情感化,理论性、生动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于一体的全新理念。
2.教学方法创新
“矩阵式协同教学” 首次将“矩阵”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把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联的因素排列组合,通过“矩阵”聚合相关因素“能量”,利用各因素间的聚合效应,来系统化达到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于一体,集教授、讨论、直观演示、参观、现场感化及开放式、合作式、示范教学、问题式学、探究式、情景式、实践等教学方法于一体的具有综合教学属性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创新性教学方法。
3.教学模式创新
开创“互联网+思政”多维协同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突破区域局限、时空局限,达到过多方远程、即时或延时协同,使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社会管理、服务等机构)等等进入课堂,聚合全员因素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效果。
4.教学路径的创新
运用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依“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协同教学平台”,围绕思政学科领域的核心内容,恰当的设计情景,提出意思形态领域反映的问题,通过教育主体(家庭、学校、社会)地全面有效参与,充分考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实践的内涵因素,引发学生深度探究、广度思考、深刻感悟、厚积内化。创造性地解决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不到的全方位浸育问题。
5.大学社会服务教育途径的开辟性创新
“矩阵式协同教学”客观上部分实现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在实现学生教育目的的同时,实现对家长和社会参与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政治意识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创造性的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与大学社会服务教育的融会贯通,落实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五、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扭转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对封闭性、隔离性、机械性和脱离实际性
“矩阵式协同教学”克服了“专断”、消除了“领域”、打破了“界限分割”,实现了跨地域、跨行业、跨学科、跨时空的课堂教学,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课堂革命”,形成领域贯通、系统性革新、教育创新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为实现“八支队伍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找到了方法,开辟了路径。
2. 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与实践的无序对接及脱节问题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矩阵式协同教学”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实践,把思政课细分为学校实践和校外实践又把校外实践分为社会实践和亲子实践,把“小课堂与大课堂无”缝链接。
3.解决了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紊乱问题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矩阵式协同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横向三维(主体变量)、纵向三维(内涵变量)、竖轴(教育变量)界定清晰且变量变化掌控有序,解决了在传统教学中,因为思政理论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问题,常常出现的顾此失彼问题。
4.解决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权重界定问题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通过“矩阵”推理,在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中,既看到显性教育因素又关注隐性教育因素,通过因素在环境中“权重”,确定着力点,挖掘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
下一篇:建设融媒体 服务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