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huaxizzs@163.com
花溪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出版:花溪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86X

国内统一刊号:CN52-1010/I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huaxizzs@163.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一所西部中学的这届高三考生

发布时间:2020/07/03 阅读数:556

沛鸿民族中学在校园内为高三毕业生设置了“龙门”,上面高挂着寓意“高中”的粽子,祝福考生们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成绩,鲤鱼跃龙门。 麦梦佳摄

6月30日,2020届高考进入最后7天的倒计时。在远离疫情中心的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生在最熟悉的校园内,用一个下午一次性完成了本应分三次举行的百日誓师、成人礼和毕业典礼。

没有往届那般盛大、热闹的仪式,闷热的口罩、仓促的毕业、延期的高考,成为这届高三考生独有的青春记忆。

线上开学第一届

走过龙门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摸一摸寓意高中的粽子。 麦梦佳摄

受新冠疫情影响,学习方式、途径、场所的突然转变,给习惯了集体学习的高三考生带来了一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额外大考。

高三理科生吴星宇在最近一次模考中排名年级第11名,在他看来,疫情对他个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平时,老师在班上只会讲中档题;在家参与线上教学,让数学较好的他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安排,去攻克导数、圆锥曲线等更需要技巧的难题。对于自已已掌握的课程内容,他会开1.5倍速收看,避免遗漏一些小的知识点。

高三12班的班主任郑英是一名年轻的英语老师,今年是她第一次作为班主任带领高三学生备战高考。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是,她班上有一个同学在居家学习期间,不仅每天都会做好详细的学习计划,还常常主动向各科老师提问,其家长也会常常拍照向她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开学时,这名同学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在居家学习期间收获了进步。沛鸿民族中学教务处主任麦聪介绍,今年4月学生刚返校,南宁市就组织了全市第一轮模拟考;当时,全年级只有55多个同学上了一本,比去年10月模拟考测出的一本上线数只多了5个。而在往年,经过近半年的复习,一本上线数量往往会增加二三十个。

让他忧心的是,在无法返校的3个月里,很多自控力不强的同学错过了一轮复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即便返校后,学校针对退步明显的同学组织了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段空白仍然不易弥补。

在高三数学老师何文林看来,线上教学的效果很难用“好”或者“不好”来简单定性。网络消息传递的及时性,让她能够快速地把作业完成情况通过线上作业平台反馈给学生。同时,同学们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向她留言提问,不用挤在办公室排队等候答疑。

然而,线上沟通跨越时空的特性也从制约了沟通的效率。一直以来,比起直接给出完整答案,何文林都更喜欢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演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答疑过程转到线上后,为了回答学生的一个问题,她常常要和学生来回发上100多条消息;由于双方在线时间不一致,每轮消息的间隔常常是一小时,解决一个问题可能要耗上一天。“打字什么的真的不如当面问来得清楚。”高三理科生罗斯婷也感叹道。

在舒适圈里学习真的很困难

高三毕业生与列队在一旁的领导老师们依次拍手,接收来自老师们的祝福。 麦梦佳摄

说起这个高三最特别、最难忘的记忆,“口罩”是几位受访高三生会不约而同提起的关键词。“上课时,全教室的人都戴着口罩,在南方的夏天真的很痛苦。”高三文科生李彦荣回忆道。

同班同学廖武恒的烦恼更为具体:口罩的闷热让油性皮肤的他不停冒痘痘。为了缓解长期戴口罩引发的不适,同学苏丽萍只好在口罩里垫上一张纸巾,减少口罩与皮肤的摩擦。

今年4月初,高三学生刚复课时,学校还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风波。4月19日晚,该校一名高三学生出现发烧症状,当晚同宿舍的5名同学就被要求回家隔离3天再返校。尽管这名发烧的学生送医检测后确认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但这事还是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

那段时间,为了降低人员密度,沛鸿民族中学高三各班都分成了A、B两个小班进行教学。有时,老师们需要跑两个教室,把同样的课程内容在两个班分别讲一遍;有时,则是一个班面对面听讲,另一个班对着大屏幕听课程转播。好不容易返回校园,一部分的课程却不得不继续听直播,想面对面与老师交流的李彦荣表示“有点小失落”。

比起生理上的不适,疫情给高三学生们带来的影响更多表现在心理方面。吴星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因疫情感到焦虑,是在返校时间第二次推迟的时候。“第一次推迟是在2月份,我是很开心的,因为当时作业还没写完。”他回忆道,“第二次我就很难受了,因为我的复习资料大都在学校。”只听课不刷题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他,被打乱了原规划的他一度感到了学习效率的低迷。

同班的罗斯婷在寒假前立下苦学的雄心壮志,带了特别多的书回家。疫情使返校时间再三延迟,她曾经的“多虑”使她省却了“资料不在手边,没书用”的烦恼。

作为一个徘徊在一本线边缘的“临界生”,来自同龄人的压力一直环绕着罗斯婷,受疫情影响居家学习的期间也是如此。“每个人在家都复习的话,我不复习我就亏了。”她反复提起自己当时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手们,“我们老师跟我们说,这个假期不是用来玩的,是用来超车的。你放松,别人在努力。”

她坦言自己虽然心里想努力,但是实际上还是很难达到在校学习时的高效率状态。跟舍友聊起来,她发现大家状态都差不多,“想学但是很挣扎,在舒适圈里学习真的很困难!”

延期的高考与压缩的仪式

除了毕业证书外,每个毕业生都会收到一个学校今年定制的徽章和一朵玫瑰花。 麦梦佳摄

高考延期一个月的消息,对不少考生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罗斯婷也曾担心过“万一一回校就高考了怎么办?”多数同学未刻意希求高考延迟,但突然多了一个月的时间,仍让他们感到欣喜。

与高考时间的调整相适应,学校方面也调整了教学方案,如将二轮专题复习与三轮综合练习结合,每周一测,弥补此前线上教学期间模考训练的缺位。

“感觉这一个月对我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让我感觉不那么紧张。”高三文科生刘君说。在他看来,高考延迟的好处在于让居家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获得一个弥补的机会,让一直坚持努力的同学获得更好的成绩;高考延迟的弊端,则在于备考战线的拉长可能让学生感到更多压力。

其他几位受访高三生大多有类似的想法,苏丽萍表示自己“比较从容”,吴星宇更是果断地表示自己“现在感觉很好”。

同学们稳定情绪的背后,是学校方面提供的各项支持。教务处主任麦聪介绍,学校主要通过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一是注重两周一节的心理课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二是组织各学科辅导讲座,聘请各科专家名师为学生提供学科应对技巧的辅导。三是给每个班都配备一个负责全方位指导班级备考、配合班级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导的“下班领导”,让校领导直接下到班级,参与组织一些加油鼓劲的班会等。四是开展各项考前送祝福活动,作为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解压调剂。

百日誓师、成人礼、毕业典礼三合一的活动结束后,李彦荣表示自己“没有很紧张,也没有很焦虑,因为一直有老师在关心你,有同学在鼓励你,所以可以坚持下去。”想到7天后就要离开学校,她感到百感交集,“本来以为自己一直都很想毕业解脱,但是真的要走的时候,其实挺舍不得的”。

被疫情关在家近3个月,一些高三生变得更加珍惜与老师、同学们朝夕相处的时光。“感觉高中过得太快了,还没有和同学们相处够。”苏丽萍感叹道。

也有人对毕业仪式感的缺失感到怅然若失。在罗斯婷的想象中,成人礼应该是穿着好看的衣服和亲朋好友一起走出校门,在孔庙度过热闹、隆重的一天。而今,仪式只能在校内举行,家人朋友也没法到场。但仪式能够举办,她还是感到很开心。

刘君则因为想省下回家路上来回的时间,没有为毕业典礼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因而不能像其他西装革履的同学那样“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帅气西装”,这让他感到比较遗憾。但还是他和其他同学们一样,走过了学校设置的“鲤鱼跃龙门”,摸了高挂的粽子“高粽”,领到了学校发给他的毕业徽章、毕业证和一支玫瑰花。


编辑整理:花溪杂志社编辑部 网址:www.chizizzs.com